
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畫家,畫畫是最自由自在的表達方式,無需考慮該畫什麼、該怎麼畫,更不必擔心成品會被評價。孩子的畫作就像他們的話語一樣,坦率而真實地反映內心所想所感。
閱讀全文

油畫用具在藝術界中一直佔有重要地位,油畫作品能夠展現出豐富的題材和風格,並且具有久久不散的魅力。如果你想要學習油畫,那麼你需要了解什麼樣的油畫用具是必須的。
閱讀全文

享譽世界的法國巴黎街頭藝術家Seth Globepainter,用他的街頭涂鴉作品給了我們一個答案。這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將廢棄的建筑和墻壁變成了真正的城市藝術。
閱讀全文

作品價格的飆升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流逝,德·庫甯在藝術史中的地位越來越得到重視,他盡其一生執著於藝術的思考和創新的實踐終是給了他無盡的回報。
閱讀全文

畫家就像著了魔一樣的不斷地試驗,不斷地在不同的製作經歷中去尋找和印證自己的心裡的那個目標。想辦法盡可能的靠近她,這次不能達到就下一幅再爭取,這就是我的工作狀態。
閱讀全文

自學繪畫技法的西班牙畫家,
14歲時他繪畫在瑞士展出。
年紀輕輕就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。
閱讀全文

「喜鵲聲唶唶,俗雲報喜鳴」。據說喜鵲能傳達未知的好消息,所以喜鵲被視為報喜的吉祥鳥。畫喜鵲象徵幸福的習俗也很流行。古代文人畫家畫喜鵲,留下各種形式的吉祥喜訊畫。如果兩隻喜鵲面對面,那就叫做「喜相逢」;在兩隻喜鵲上加一枚古幣,名為「喜在眼前」;一隻獾和一隻喜鵲在樹上互相對視,叫着「歡天喜地」。
閱讀全文

秋天太陽仍笑著那微笑,閃著金銀。
大自然在秋天的時候從不吝惜它的顏色。
初秋就是一幅畫,畫家喜歡在秋天出門寫生。
絢爛,熾烈,充滿生命力量,飛舞線條和耀眼的色彩。
當人提到秋天,第一個想到的畫家就梵谷。
閱讀全文

上世紀赴歐學藝的著名官費生,先有二十年代的徐悲鴻與林風眠,繼之有三十年代的吳作人與呂斯百,到了四十年代,趙無極、熊秉明、吳冠中三位先生,成為二戰之後到1949年之前,民國政府派赴歐洲的最後幾位藝術官費生。
閱讀全文